为了更好地理解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沉积演化过程,本文对8个钻孔进行了年代学、沉积学、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,并结合1984~2016年研究区的遥感影像特征,恢复了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发育过程和模式。2.7 ka B.P.以前,研究区发育湖相三角洲前缘...为了更好地理解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沉积演化过程,本文对8个钻孔进行了年代学、沉积学、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,并结合1984~2016年研究区的遥感影像特征,恢复了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发育过程和模式。2.7 ka B.P.以前,研究区发育湖相三角洲前缘,包括河床和水下河道相;2.7~1.0 ka B.P.,伴随着海平面上升,海岸线达到现今滦河三角洲一带,姜各庄林场以西区域发育湖相三角洲,包括湖沼相、湖滨相和分支河道、河间洼地等,东部形成海侵型砂坝-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;约1.0 ka B.P.以来研究区域普遍成陆,西部主要为决口扇和河间洼地相,东部多分支河道相;17~19世纪,翡翠岛-姜各庄林场一带形成海岸沙丘,并造成二滦河、老米沟等河流由东折向南入海;1915 A.D.,滦河冲开姜各庄林场至翡翠岛的海岸沙丘,形成现今波浪型三角洲。研究区经历了3期地貌沉积组合:晚全新世组合包括西部湖相三角洲和东部海侵型砂坝-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;17~19世纪的组合包括三角洲平原和翡翠岛-七里海海侵型砂坝-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;1915 A.D.后的组合包括三角洲平原、翡翠岛-七里海海侵型砂坝-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和滦河波浪型三角洲。展开更多
为解决手工绘制图例耗时耗力、易出错的问题,近年部分研究者尝试对MapGIS、AutuCAD等软件实现图例制作功能的二次开发,但二次开发受平台环境局限。笔者简要介绍了从计算机底层开发程序制作图例的要求;梳理地质图图例编绘要点,在windows...为解决手工绘制图例耗时耗力、易出错的问题,近年部分研究者尝试对MapGIS、AutuCAD等软件实现图例制作功能的二次开发,但二次开发受平台环境局限。笔者简要介绍了从计算机底层开发程序制作图例的要求;梳理地质图图例编绘要点,在windows 10操作系统环境下,基于Access数据库,使用visual studio 2017编程平台,采用C#编程语言开发一个图例制作的解决方案,经该程序内部运算,实现快速、一键智能批量制作图例和配置图例位置等,解放用户双手,减少人为误差,提升工作效率。展开更多
文摘为了更好地理解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沉积演化过程,本文对8个钻孔进行了年代学、沉积学、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,并结合1984~2016年研究区的遥感影像特征,恢复了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发育过程和模式。2.7 ka B.P.以前,研究区发育湖相三角洲前缘,包括河床和水下河道相;2.7~1.0 ka B.P.,伴随着海平面上升,海岸线达到现今滦河三角洲一带,姜各庄林场以西区域发育湖相三角洲,包括湖沼相、湖滨相和分支河道、河间洼地等,东部形成海侵型砂坝-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;约1.0 ka B.P.以来研究区域普遍成陆,西部主要为决口扇和河间洼地相,东部多分支河道相;17~19世纪,翡翠岛-姜各庄林场一带形成海岸沙丘,并造成二滦河、老米沟等河流由东折向南入海;1915 A.D.,滦河冲开姜各庄林场至翡翠岛的海岸沙丘,形成现今波浪型三角洲。研究区经历了3期地貌沉积组合:晚全新世组合包括西部湖相三角洲和东部海侵型砂坝-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;17~19世纪的组合包括三角洲平原和翡翠岛-七里海海侵型砂坝-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;1915 A.D.后的组合包括三角洲平原、翡翠岛-七里海海侵型砂坝-潟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和滦河波浪型三角洲。
文摘为解决手工绘制图例耗时耗力、易出错的问题,近年部分研究者尝试对MapGIS、AutuCAD等软件实现图例制作功能的二次开发,但二次开发受平台环境局限。笔者简要介绍了从计算机底层开发程序制作图例的要求;梳理地质图图例编绘要点,在windows 10操作系统环境下,基于Access数据库,使用visual studio 2017编程平台,采用C#编程语言开发一个图例制作的解决方案,经该程序内部运算,实现快速、一键智能批量制作图例和配置图例位置等,解放用户双手,减少人为误差,提升工作效率。